1978年,湖南积极恢复和新建科技机构、整合科技队伍,推动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2000年,湖南科技进步对该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5%;到2017年,该省创新综合实力达到中国第12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至55.9%。
11月14日,湖南召开庆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第1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改革创新发展成就。
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海牛”深海钻机、大容量石墨烯电容……40年来,湖南组织实施了多个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科研条件明显改善。据湖南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贺修铭介绍,该省科研经费从1978年的3400万元(人民币,下同)上升至2017年的568.53亿元,居全国第10位,投入强度达到1.68%。目前,该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是全国拥有3家以上国家级临床医学中心的两个省份之一。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合作中心、中意工业设计中心、湖南北卡创新创业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人才是创新驱动战略中的第一资源。据悉,湖南的科技人员从1978年的17.83万人发展到2017年的179万人,拥有袁隆平、黄伯云等一批享誉中外的知名科学家。那么,湖南是如何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科技创新中的核心推动作用的?据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纯良介绍,近年来,该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指引,加快“人才第一资源”向“创新第一动力”传导,近五年该省各类科研人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94项,连续保持全国前7位。
我省根据实际需要,重点实施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省科技领军人才和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重大标志性人才工程,形成了相互衔接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周纯良介绍,湖南充分尊重科研和人才成长规律,将科技人才按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支撑及科技公共服务等进行分类评价,论文不再作为限制性条件,对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实绩和市场评价,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好评。
周纯良表示,下一步,湖南将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引导科技人才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好地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