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特点
1、行业地位全国第一。2015年,全省工程机械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0.99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7.6%;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52.56亿元,完成新产品产值646.67亿元,完成产品出口交货值80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6.2%,实现利润29.52亿元,实现利税58.09亿元,湖南已成为全国工程产业最大生产基地。“十二五”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经济运行情况见下图。
2、产业集聚不断夯实。“十二五”期间,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并列入201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形成了以长沙、湘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拥有“海陆空”全方位工程机械产品,产业链在初步完善。
3、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湖南省拥有中联、三一、山河、江麓、铁建重工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龙头企业年研发资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湖南已研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3600吨级履带吊车、1000吨级全路面汽车起重机、300吨级电动矿用自卸车、(TBM)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和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等工程机械高端技术装备。
4、全球步伐不断加快。中联重科先后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意大利CIFA公司、德国M-TEC公司、荷兰Raxtar公司、意大利LADURNER公司,设立北美研发中心,在意大利、德国、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三一集团在美国、德国、印度、巴西、印尼等5国设有研发制造基地的基础上,收购了世界混凝土头号品牌普茨迈斯特100%股权。
(二)主要问题
1、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湖南工程机械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转型缓慢,发展受阻。国内市场持续低迷,突出表现在低端产品制造能力过剩、同质化低价竞争,体现综合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的重大技术装备不多,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重大装备、关键设备仍然依赖进口。
2、配套产业发展滞后。湖南工程机械主机产品本地配套率平均不足30%,大量外协、外购件采购于省外。关键核心零部件地方配套能力不足,导致主机企业存在交货周期长、成本高、服务不及时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本省配套企业技术基础较弱,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难以满足主机企业需求。
3、工程车辆管理方式亟待改善。一方面,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和消防车被纳入汽车管理范围,2014年1月1日起,公安部“机动车登记系统”升级,全国范围内总重超55吨限值产品无法注册登记,国内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全面滞销,超大吨位工程机械装备发展受阻。另一方面,工程机械二手设备交易管理缺乏监管措施,入市门槛低,市场上大量流通着高能耗、高污染、低效和不安全产品。
二、面临形势
(一)发展趋势
1、产品技术高端化。随着电子技术、微电脑技术、传感技术、电液伺服与控制系统集成化技术、模块化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工程机械产品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产品技术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设计模块化。采用模块化设计原理、方法和技术,通过电子计算机,采用三维数字化建模,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基础零部件优化选择与分析计算,生成工程图并进行三维虚拟装配和模拟试验。
二是产品智能化。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微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装置使机械、液压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实现各种工况下自动判断、电子功率优化、变速箱自动控制、电子调速、设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自诊等。
三是设备人性化。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开发美观易懂、操作简单且具有引导功能的人机界面,简化操作程序,实现机器与人的相互协调;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人机安全性、驾驶舒适性,提高生产效率。
四是功能多样化。作业功能多元化是近年来工程机械装备出现的新技术特点,也将是未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合理设计,使得工程装置能够完成多种作业功能;研发快速可更换联接装置,实现各种附属作业装置的快速装卸及液压软管的自动联接。
2、产品需求个性化。工程机械产品应用领域总体朝着需求多变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两级化发展特性更加凸显。一方面以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式生产,满足产品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谋求占领全球重型工程机械大型化产品技术及市场的制高点,成为特大型、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机械供应商。
3、产品节能环保化。随着道路用发动机国四排放标准的推出施行和非道路国三标准的强制实行,加强新能源工程机械研发和工程机械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究,加快CNG/LNG驱动、电驱动及混合动力驱动等工程机械产品开发,是工程机械产业环保绿色化制造、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二)机遇和挑战
1、《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把装备制造业发展作为核心,为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加速智能化进程,发展高端工程机械产品,推动企业设计、制造、工艺、管理等各方面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发展良机。
2、“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设立的机遇。“一带一路”是2015年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绝对优先领域,而亚投行的筹建和丝路基金的设立将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提供资金融通支持,二者都将为工程机械设备出海和行业成长带来新机遇。
3、海外新兴市场蓬勃发展的机遇。目前,以印度为代表的海外新兴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印度建筑工业是其经济和吸引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占到印度总项目预算的40%~50%,其进口每年增长为7~8%,同时印度铁路货运量在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
4、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计划的挑战。发达国家实施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力图抢占高端制造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美国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政府推出了《“工业4.0”战略》,欧盟国家提出“再制造化”目标:将工业占GDP的比重从现在的15.1%提升到2020年的20%。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计划,对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形成了巨大挑战。
5、节能减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挑战。目前,湖南工程机械产品绿色设计能力及其软件支持工具薄弱,产品再制造能力和水平发展滞后,缺乏绿色制造技术规范、标准、法规体系,行业绿色制造水平较低。随着道路用发动机国四排放标准的推出施行,非道路发动机国三标准也已经开始强制实行,节能减排标准的提升,将加快工程机械产品向绿色制造、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6、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持续低迷和产品去库存的挑战。受房地产等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减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存量设备饱和度较高、工程机械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业内竞争加剧,景气度持续低迷,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要想生存和,还须研发高端装备以及开拓产品后市场,多方面扩展业务范围。
三、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产品技术高端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为动力,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通过培育千亿级企业,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完善工程机械全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快实现湖南从工程机械大省向工程机械强省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强化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水平,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2、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工程机械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综合运用财税、产业、金融、土地、人才、贸易等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产业高端领域集聚,全面推进领域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3、高端智能化与集约绿色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先导和牵引作用,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程机械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提升;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配套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合理规划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战略重点项目,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三)发展目标
1、产业经济规模。到2020年,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70亿元;“十三五”期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
2、产业组织结构。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长沙经开区、常德经开区等2~3个工程机械标志性产业基地,培育中联重科、三一重工2家千亿企业集团及铁建重工等3家100亿企业,发展2~3家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企业。
3、产业创新能力。建设1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和工业技术研究基地,新增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3~5家,新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和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以上,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主机产品、基础技术、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体系,培育7~9个湖南标志性品牌产品。
4、产业技术水平。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平均先进技术水平,主机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核心零部件本省配套率达5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0%;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4.5%,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期末提高2个百分点。
四、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一)发展重点
1、重点产品
(1)实现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等重型工程机械类主机产品的高端化:2020年主机产品MTBF提高30~50%;排放限值达到欧3以上;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2)重点发展高端工程机械产品:
①大型、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
②高危极端环境下的工程机械及工程机器人;
③能源多样化工程机械产品,CNG/LNG驱动、电驱动及混合动力驱动工程机械产品生产,
④电传动综合技术工程机械产品;
⑤智能化高等级路面维修养护成套设备
⑥军事工程机械技术装备
(3)关键配套零部件:重点开发专用柴油机、重卡底盘,高可靠性的传动部件、重载精密轴承、柱塞型液压马达、液压泵、液压阀等。
2、关键技术
研发工程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制造及实验验证技术、工程机械节能技术、智能工程机械核心技术、成套工程机械装备系统集成技术、模块化设计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网络集成制造技术CIMS、节能减排技术、工作装置轻量化技术、减震降噪技术、循环利用技术、工业设计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等。
3、智能制造
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试点,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柔性敏捷生产等技术的生产应用,重点突破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技术,开发关键工段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
(二)优化产业布局
依托既有的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掘进机械、桩工机械、工程及养路机械制造等基地,加速提升产品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现代制造、维护检修、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等能力,形成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主体,湘潭、衡阳等地特色配套,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抑制产业盲目发展,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新格局。
五、主要任务
(一)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以多种形式引进智力、筹集研发资金,形成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整合在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资源,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核心零部件及重大技术装备等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知识创新基地,开展基础应用、高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提升湖南工程机械产品绿色自主创新设计能力,重点突破工作装置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再制造、智能零部件等关键技术,提升产品能效和资源利用率,推动技术、产品、产业协同发展。加强新能源工程机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重点研究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发动机应用与控制、高蓄能电池、能量回收等技术,加快LNG混凝土机械、纯电动挖掘机、混合动力汽车起重机等CNG/LNG驱动、电驱动及混合动力驱动等工程机械产品开发。面向工程机械开发成套再制造工艺及装备,建立行业和部门的拆解及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通过应用工程与产业示范,为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工艺与装备保证。建立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仲裁、咨询、担保等配套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产品化、产业化。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加大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的融合渗透,着力开发信息化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研究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柔性敏捷生产等技术和装备的生产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的一体化,提高企业两化融合综合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选择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培育建设试点,鼓励企业使用大型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配线等智能化制造装备,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建设1-2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园区。
(三)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依托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资源,筹建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攻关;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进行“四基”领域重点项目研究。鼓励工程机械整机生产企业进行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向全产业链扩展,重点解决重卡底盘、配套动力、核心液压元器件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难题,加大高频比例阀控制、大流量径向柱塞泵高压化、阀体铸造等液压元件相关技术研究力度,鼓励整机与配套企业联合攻关,支持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引导整机企业和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对接,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进工程机械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扶持本地零部件配套企业,通过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和管理支持为其快速成长提供条件,以国际领先产品为标杆,培养一批生产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的全国知名生产商。合理利用外资投入、中外合资等方式,引进高端关键零部件生产厂商,提升本地配套能力,同时通过溢出与产业带动效应促进本地配套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工程机械企业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为纽带,整合产业资源,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群化、集团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优化工程机械产品结构,鼓励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错位发展,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对重点发展产品领域的技术进步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加快实现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适应世界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工程机械产品。
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鼓励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服务外包、融资租赁、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五)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开展融资租赁等业务,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境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通过“结伴出海”等方式,深化产业合作,扩大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投资建厂,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完善运营维护服务网络建设,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加速产品和研发、人才及服务的本土化进程,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支持企业同具有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国外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及技术水平。
(六)加快建设工程机械后市场服务平台
建立工程机械身份识别码申报、备案及查询系统和智能化服务管理系统,规范交易税费征管、强化市场监督、防止假冒伪劣。有序推进二手工程机械设备和再制造工程机械产品规范流通,建立二手设备和再制造设备市场交易评估、定价机制和落后设备淘汰报废制度。加快后市场服务平台的建设与互联网融合,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营管理、维护维修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政策措施
(一)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建立银企信息导向平台,定期向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企业发布国家金融投资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向银行提供优质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实现银企之间信息资源的有效链接,确保重点企业资金需求;杜绝向企业乱罚款、乱收费和乱摊派等行为;支持工程机械优势产业兼并重组和强强联合,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参与国际合作;落实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各项税收、金融、土地、政府采购、进出口等的优惠政策。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对工程机械产业关键、共性、前瞻性技术公关、重点企业的创新平台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关键零部件进口免税支持政策;建设专业二手设备交易市场,健全二手设备管理制度;加快研究二手工程机械产品区域淘汰标准及制度;进一步研究大型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消防车等超大吨位特型车辆的上路管理制度并积极向国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超大吨位特型车辆的发展和出口。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鼓励省内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工程机械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领域重大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搭建企业海外融资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为工程机械优势企业提供在税收、金融、土地、政府采购、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优先采购国内节能降耗型产品;加大对“首台套”销售扶持,使之批量推向市场,引导产品发展方向。
(四)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开展“一带一路”对接,通过“企业结伴出海”等方式,推动湖南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国际两大市场;对二手工程机械产品出口财税制度进行研究;建设工程机械二手设备(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拓展二手工程机械产品流通渠道;鼓励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或设立产品经销网点,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工程机械专业展览会,扩大湖南工程机械产品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产品出口;进一步完善再制造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鼓励政策和措施,拓展二手设备的出口渠道;鼓励湖南工程机械企业进入“一带一路”工程设备配套或工程总承包名单。
(五)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重点支持工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重点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能力;统筹并制定实施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政策,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推动省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三一、铁建、山河与重点高职院校工业职院、机电职院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发挥工业企业、院校办学双主体作用,健全工业企业参与制度,联合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